日本遊記快速索引

(1) (1) (2) (4) (7) (1) (6) (2) (1) (2) (3) (5) (7) (3) (7) (1) (4) (5) (3) (3) (13) (3) (1) (1) (2) (2) (4) (2) (3) (3) (4) (3) (2) (18) (14) (18) (4) (9) (2) (2) (6)
顯示具有 小品手札-讀書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小品手札-讀書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5月23日 星期二

[心得] 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愛書人的深情告白

《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書影

        會購買這本書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湊可以使用e-coupon的扣打,也因為過去看了《在森崎書店的日子》,猜想這會不會是韓國版的類似創作,但也因此深感意外,當然也不會是鹿島茂的《神保町書肆街考》這種硬梆梆的磚塊書籍就是了。

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札記] 疫情煩悶下的電玩雜談——究竟要電腦還是主機?

 

終於購入了PS5,還漂洋過海從日本來的

        好久沒有更新網誌了,唉,現在這種疫情中的生活讓人看不見盡頭,似乎開始對自己的心理產生影響了,很多時候真的莫名的焦躁或沮喪。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外食、娛樂等等額外的開銷,還真的是省下不少,這兩年的錢真的比起疫情前,數字上升得更快,雖然疫情前旅行的經費,其實也多半都受益於投資,所以動到薪水的部分實際上並不多,只是現在對於自己的財產累積這件事情,可以感受到更多,這大概就是疫情下最讓人欣慰的一件事。不過社會上很多行業因為疫情受到衝擊其實是更多的,因此這段時間也只能抱著感恩的心過下去了。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東野圭吾的滑雪推理世界——劫持白銀、疾風迴旋曲

東野圭吾滑雪推理大作
        好久沒有書寫關於書籍閱讀方面的文章了,當然並不是把閱讀這件事丟在一旁,而是各種接踵而來的事情,以及常常一頭栽進去的各種興趣的世界,阻止了我更新閱讀的想法。這兩年從事最激烈的運動自然是滑板運動了,這項運動自然是由2017年初初次接觸到滑雪後,開始出現病癥,閒來無事之際,身邊也就會充滿一堆滑雪或滑板相關的事物了。

P_20180609_142757
山形縣月山滑雪場沢コース滑道
        大家對於東野圭吾最有印象的作品,近期恐怕就是《解憂雜貨店》了,但是更早之前「偵探伽利略」系列的湯川學,以科學手法解謎的大學教授偵探,應該也讓人愛不釋手,更別說電影版是由福山雅治來扮演湯川學這個角色了,這系列的作品我認為《嫌疑犯X的獻身》這本長篇,是最頂點的作品,除了本格推理不變之外(當然這方面也有其他的雜音),竟然可以非常細膩的書寫湯川學最強對手石神哲哉的心理,讓我在閱讀的過程當中非常糾結,畢竟石神的角色被書寫的讓人極其不忍心揭穿他的犯罪手法。當然現在並不是在討論偵探伽利略系列,而是我自己接觸到滑雪後,才發現原來東野圭吾竟也是一位愛好單板滑雪的玩家,也年年出資舉板單板大師比賽。

        今年初皇冠出版社出版了《雪煙追逐》與《戀愛纜車》兩本作品,開啟了東野圭吾「雪山祭」這條發行叢書的目錄線,這兩本書完全採用不同方式書寫,《雪煙追逐》是推理小說,而《戀愛纜車》則是愛情小說,可是不管類型,處處都充滿了東野圭吾式精心設計的巧合或陷阱,幾乎將書一拿上手,放下的時候就是掩卷之時,極為緊湊精采。因此回頭去找東野圭吾曾在台灣發行,以滑雪場作為主軸的所有作品,一連購入了七、八本書。

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雜談] 不近也不遠的三十年——《一級玩家》雜感

一級玩家美國版與中文版書封
        對科幻小說的喜好,是國三考完高中聯考後跟同學借回來一整箱的倪匡衛斯理系列建立起來的,由此原點出發開拓出自己的科幻小說閱讀版圖。當然,對於「科幻」的喜好可能更早,否則以自己的年齡而言,只能與《星際大戰》、《回到未來》等片錯過,怎麼可能會受到這兩系列電影很大的影響呢?

        所以今年《一級玩家》上映,會在世界掀起高潮是有其道理的,「Cyber」的世界,一直是1980到1990年代很令人嚮往,可以想像得到,卻又不怎麼唾手可及的世界。小說作者暨電影編劇恩斯特就是誕生在這個時代。

        電影《一級玩家》的英文片名,如果是你曾經冒著被父母抓到痛打一頓的風險,出入過街市中隱密的電動間,那你就會對「Ready Player One」非常熟悉。因為當機台還沒有投錢時,就會顯示這樣的字詞,投下了錢,按下1P(1P就是Player One!所以雙打就會有2P出現)按鍵,你就化身為電玩中的龍或肯,打出昇龍拳或波動泉,或者變成三國蜀漢武將,屠宰歷史曹營將領。因此這部片名台譯為「一級玩家」,其實是個美麗的錯誤,他就是指玩家進入虛擬世界的那一瞬間。

        當然這部電影的彩蛋數之不盡,已有專業玩家一一列舉,此處也不需多談。這電影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他依循1980年代,非常實際地談近未來的科幻——所以設定年代是2045年。這是作者恩斯特的偏執,因為他熱愛《回到未來》這三部曲電影(也是我的最愛之一)!熟悉這套電影的朋友一定知道,主角馬帝的生活年代是1985年,陰錯陽差之下,他回到了30年前,讓他媽差點愛上他而使自己消失;第二集也因為要拯救自己的兒子而到了30年後2015年,看到了小熊隊拿到了世界冠軍(2015年小熊隊還真的打到了世界大賽,但與世界冠軍擦身而過,但隔年2016就獲得了世界冠軍),然而也因為帶回了運動畫刊的歷年紀錄,差點抹滅了時間線。所以《一級玩家》在2045年的冒險年代設定,就是從2015年後推30年的致敬設定。

        「30年」這樣的設定,離我們不遠,至少在這年紀時,我們可以想到小學一年級的我們是怎麼樣的調皮,印象還十分鮮明,但十多歲的青年們卻無法推想30年前爸媽的年代,以為他離得非常遠。但是這樣的夢想者可以具體的想像30年後的時代,即便有點模糊,卻充滿了很多可能,就如同我愛《回到未來》的一句台詞:「因為你的未來從來沒有被寫定,所以當然有改變的可能。」因此這種近未來一直都是好萊塢導演們設定的科幻年代。例如《銀翼殺手》系列,哈里遜福特在1982年迷倒眾生之作,設定年代就是2019年,而去年的續集正式設定2049年——想像得到,卻觸碰不了。

        因而「30」這樣的數字很妙,孔老夫子也期待人們可以「三十而立」,三十歲的我們,處於與青年熱血相去不遠,還有能力做夢圓夢的時候,但也似乎離年輕有段距離,至少在社會經驗上相對比較圓熟了些。即便年已不惑,似乎也還存在著血氣方剛的模糊印記——而《一級玩家》,正是將這印記清楚的為你浮現,讓你記得你的人生是有過美夢、能有美夢,甚至正在圓夢的一部優秀作品。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閱讀] 從《夕霧花園》出發的日本情懷

        在高中時期,曾對自己許下一個承諾: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希望能夠慢慢地遊遍這個世界。然而,當我走入了日本之後,卻被日本這個國家的一切所迷,護照上的出入境證明,除了零星幾個國家,幾乎全都貼滿了日本的許可。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累積 ── 《關於跑步,我想說的其實是......》

村上春樹:《關於跑步,我想說的其實是......》
        好久沒有晒晒自己的書櫃了,很多事都是一旦沒有堅持去做,想再做的時候,都會有著「啊!我好想這樣做喔!」的心情,不過在行動上卻都沒有付諸實踐。然而讀書總是好事,我一直以來都是這樣跟學生說的,雖然沒有在文章上十分努力的實踐晒書櫃的想法,但是卻也不斷的讀了些好書,這倒是相當慶幸。

        觀看自己寫部落格的文章,至今已經滿了一年又兩個月了,這真是當初沒有預料到的。其實自己以前陸續開設過幾個部落格,但通通都是為了別人別事,或者有其功利目的的,不像這裡的文字其實都是作用不大的心靈累贅。可是也總算是撐過了一年兩個月,累積文字量就算沒有仔細算過,應該也都有一本十萬字論文的量吧?確實的在這裡可以看見我寫下的文字,大概我的靈魂也還不至於飄零。沒錯,我正在過著我應該過的生活。

        村上春樹的書,如果我記憶沒錯,第一次接觸是在十四歲的某個晚上,和父母到廟口買些東西時,逛到何嘉仁書店地下室時,隨手拿起的《遇見100%的女孩》,然後讀完了第一篇,就發誓再也不看這種很奇怪的愛情小說了。但是大學進了一個勢必與各種文學作品脫離不了關係的科系,村上的書也就陸陸續續的慢慢讀過了,不過在大學的階段卻怎麼讀也讀不出興味來。直到上了研究所,選了一堂叫做散文研究的課,某一次老師在課堂上請我們吃東西時,談到音樂與文學的關係,介紹給我們村上的《爵士群像》兩本集子,我才慢慢回頭再讀村上的作品,才真正了解村上在日本文學界中何以長青不墜。

        其實村上的書都是一股涓涓的水流,年輕人真要好好的喜歡他的作品,老實說,我都認為那是裝出來的文青面貌,並不是真正讀進村上的文字世界,即便他讀的作品叫做《挪威的森林》。無論小說或散文,村上的作品並沒有熱烈的激情,這也是我為什麼認為他的文字在年輕時候無法被全然了解的原因(喜歡不代表了解)。要知道,他第一本小說是幾近三十歲才完成的。三十歲,這是什麼樣的一個年紀,二十歲時的我根本不懂,要這麼一頭栽進來,撞了個滿眼昏花後,好像才理解了那麼一點點:這正是一個不怎麼令人喜歡的年紀呀!請原諒我如此做註解。人生太多的事情要擠在這麼上下加起來約莫十年的年齡中完成,所以有的人乾脆還像個孩子,做的事是以前想做而未做,而有的人卻老婆孩子家庭大大小小事情一身扛,顯得格外老成。多數的人例如我,就像是一部開了大燈,照清了前面的路,卻有點畏畏縮縮的新手駕駛。所以你說這個年紀的人寫出來的小說,是什麼樣的味道呢?也大概只有年紀越接近的人,越能夠品嚐吧!

        村上春樹三十三歲時開始慢跑。我相當痛恨跑步,但隨著年紀漸長,似乎也沒這麼痛恨了。痛恨的原因是因為父親。他在四十一、二歲左右這個年紀,恰巧大概是我念高二這個時期,開始感覺自己的身體走下坡,所以勉強自己在早晨慢跑,跑了一段時間,倒是跑出了一些心得與距離,但接下來的劇情,則是強迫家裡的孩子開始運動陪跑。但認識我的人大致上都知道,我不是那麼容易被強迫的人,所以當然鬧革命了。從此痛恨跑步。論文寫完後,即將入伍當兵,你也知道的,那就是一年多的不運動,加上外食的因素,體重突破八十三公斤。又聞知當兵需要跑三千公尺,所以就在入伍前半個月開始特訓,從第一天一千六百公尺開始,每兩天增加一圈四百公尺,大概第八天開始就跑到三千兩百公尺了。但是因為是勉強去跑的關係,跑的其實不是那麼的愉快,當然更討厭的是勉力增加距離伴隨而來的肌肉疼痛,這疼痛,一直到新兵訓練一個多禮拜後才逐漸消除。

        村上跑步自然也有理由,不過總是脫離不了健康因素。當兵期間,不知怎麼搞的,除了脖子上的汗疹還是溼疹一直好不了之外(一退伍就好了!),體力恐怕是我近五、六年內最好的一段時間,當時的體重減到了七十五公斤上下,三千公尺可以在帶大部隊邊喊口令,邊催促新兵的狀況下輕鬆完成,甚至連伏地挺身竟然可以一連不停的做上一百個。不過隨著退伍日長,慢慢的又回到了輕鬆的生活,所以體重自然也往上竄升了。直到今年八月做了體檢,GPT超過標準一些,愛擔心的父母除了直接幫我掛了長庚的號以外,也一直叫我運動。也很湊巧的今年打算轉換到高中教書,母校在幾年前蓋了一座體育館,裡頭正好有一個標準游泳池。

        所以,決定開始游泳。距離上次認真的游泳,恐怕已經有十年了。大二時選了游泳課,真的認真游了一學期,由老師調整了我從小以來一直自以為正確的自由式(因為一直沒上過訓練課程,有樣學樣的游而已),但也就那麼幾個月每週一次的游泳罷了。直到今年九月開始,第一次下水後,感到自己體力的不堪,才五百公尺竟然就蹲在淋浴間裡頭快一整節課的時間,才感覺比較舒服走出體育館(更難過的是,在那連手幾乎都有點難以舉起的狀況底下,還接到代課單!)。不過一回生二回熟,第二次的距離就拉長到一千公尺,一直到現在固定游的一千二百公尺。

        由於自己的游泳速度沒有刻意加快,總是以蛙式慢慢的累積距離,所以在一呼一吸的規律動作之間,其實腦袋一直是在想著各種事情。包含近期要處理的事情,或者是對於所讀書籍的反芻等等。當然啦,跟村上很相似的是,這些在運動期間所考慮的各種事情,絕大部份真的不是很重要的,馬上就會忘光了。其實讀書不也就像是這個自己挑戰的運動一樣嗎?要真正去理解裡面所談的各種事物,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唯有不斷的積累,把自己推到更高的位置去,你才能夠回頭來看自己腳底下所讀過的書嘛!

        所以村上春樹以他寫作小說的經驗和跑步的經歷,傳達出一種「堅持自我」的味道,當然還有為了健康的原因。而我的游泳呢?除了健康當然是主因之外,還有一個更為私人的理由。那就是可以讓身邊的那個「她」,更驕傲一點點。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溫柔的自我面對 ── 《轉瞬為風》

封面非常有個性的《轉瞬為風》
IMG_3573
去年親臨甲子園決賽的震撼記憶猶新!
(雖然沒買到票,只在外野停留半小時)
        台灣有各類型的小說,推理、科幻、武俠等等,但關於運動類型的長篇小說,或許是我才疏學淺,在台灣還沒有看過這樣題材的小說出現,原因就是台灣根本沒有這樣的環境。想想看,你從小學到大學,有哪個階段會出現像是日本各類運動社團的全國性比賽?拿高中棒球來說,有看過棒球漫畫的朋友都知道,他們的最高殿堂就是甲子園的比賽,可是要到甲子園,比須先經過地區性預賽的篩選,再到縣賽,接著再到關東(關西)大賽,最後在全國選出16隊,集合到阪神甲子園一決勝負,這16隊,都是上千球隊篩選下來的菁英隊伍!可是日本的高中棒球,不像是台灣這樣,只有校隊能夠參賽,而是運動社團的團體競技,光這點,台灣就遠遠不及。就算你不喜歡棒球,總也看過《灌藍高手》吧?湘北籃球隊可是經過層層關卡,費盡千辛萬苦才打進IH賽事,但最後也在第三輪被刷了下來!所以我說,台灣基本上不會出現運動類型的長篇小說原因在此。

        其實台灣在教育的紮根上,一直以來都是摹仿,卻又學的只是半個樣。運動也不惶多讓,口口聲聲說棒球是台灣的國球,可是政府又有哪些紮根性的運動文化建設呢?而台灣人自己也口口聲聲說愛棒球,但是高中比賽的球賽你會不會去看,職棒比賽都不怎麼有人看現場比賽了,遑論高中球賽。

         當然,上面那些問題都跟這本書沒有關係,而是透過這本書,你不禁會想到這些問題。這本書《轉瞬為風》就是在日本運動社團的基礎上,述說一位高中生高一到高三在田徑社不斷努力的故事,而吸引我買這本書的,正是書封底介紹文字:

        神谷新二早已決定要為足球奉獻青春,無奈他總是一上場比賽就鬧肚子,球技苦無精進。他的兄長健一是足球天才,是他心目中的神,但也是座無法超越的長牆,讓他對足球萌生退意。升上高中後,他選擇和兒時玩伴一之瀨連加入田徑隊,健哥的天才讓新二心灰意冷,但連的天才卻激起了他的鬥志……
        他們是死黨、是戰友、是對手;是對方的背影,讓他們跑得更快。一個描述幾個高中男孩從高一到高三,在田徑場上揮灑汗水、跌倒成長與相互激勵的故事。一部無論愛不愛運動,只要青春過,你都會感動的小說。

這段文字介紹,讓我不禁想到安達充的《鄰家女孩》(Touch),達也與和也這對雙胞胎的故事。好在劇情的走向,並沒有《鄰家女孩》這麼令人痛心,而是透過第一人稱的主角神谷新二,帶領著讀者走完他在春野台高中田徑社三年的歷程。而這本書分為三部,剛好每部都是主角高中一學年的故事。

        這本書精彩的部份是全採第一人稱觀點,而且是順序的敘述,所以我們本身就等於是主角,加上他的敘述文字都是高中生會用的語句,包含裡面講到一些複雜情緒時,也都用很簡單的文句來敘述而已,甚至還會跟高中生一樣在表達不周全時,往往會說「啊,反正我說不清楚啦,就是那個原因啦!」這樣的句子,可是你還真的能夠了解他所想說的究竟是什麼,可見作者功力實在不凡,難怪這本書能拿到直木賞!而故事本身也非同小可,從主角新二如何從國三的足球隊到高一加入田徑隊,這之中就充滿著轉折。因為哥哥的天才讓他心灰意冷,可是好友一之瀨連的天才卻讓他充滿拼勁。這是一種人生成長的歷程,作者在很仔細的文字裡頭,慢慢的讓主角有了成長,連帶著,讀者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很驚訝的發現,主角真的逐漸茁壯了,甚至是讀者自己的想法也能夠慢慢有點變化。

        我的生活從高中至今,雖有轉折,但是在自己回想的時候,似乎也沒什麼特別值得一記,但是《轉瞬為風》的主角新二,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甚至連他的哥哥健一,好友連都一樣。但是有時往事去細察,去體會,都會呈現出一種不同的風貌。我這幾年來的生活,目標在哪裡,其實總是有些迷濛。不可諱言的其實我自己一直找不到我自己,我能做些什麼,又或者我想做些什麼。可是日子說是虛度,那也不對,我的確和幾年前的我有許多的差異,許多想法上的進步(或者說是飛躍),那都是一點一滴的累積。就像主角新二在高一開始比賽田徑時,總是會化身為「廁所魔人神谷」,但是到了高二,狀況逐漸減輕,到了高三,那更是享受投入在比賽之中了,所以他說:「我忘了一切,只看得到我的那一條紅色跑道,在午後的陽光下閃閃發亮。筆直,炫目,美得直刺我心。每當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都會回想起這一天,踏出新的一步。」這確實是一盞迷途之中的明燈,不是誰去找來的,而是你自己需要去點亮的。我想我大概是一個「晚熟」的人吧,很多道理其實在國中時、高中時,或者是大學時都擺在我面前了,我總是不懂,直到現在我才慢慢理解,慢慢的體會,然後被現實擊倒,好在還能夠很快的站起來。

        所以你呢?是不是能夠這樣溫柔的面對自己。再幾天,我就真的降生在這個世上三十年整了,在這之後,能不能在這個十字路口上,找到一點點的自我呢?說實在的,我自己也沒有把握,但我會試圖把目標描繪的更加清楚,然後讓它可以觸手可及!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不合時宜文學佈道 ── 鸚鵡螺文化

        要寫這篇文章,也應該算是一種推理發現吧,就在我剛剛讀完了《第四十四個孩子》的這本書時。
因為書都借人,不在手頭上,所以使用博客來書店的圖片
         最近很莫名奇妙的買了兩本書,一本是在去年年底買的,另外一本則在今年三月底。這兩本書雖然是不同時間購入,但是購入的理由竟然都一樣,也就是我為了湊博客來網路書店的折扣,加上它們在網頁上文學類裡十分搶眼的廣告曝光,所以我莫名奇妙地連續買了這兩本簡直就可以當作磚塊來打死人的小說,但我必須說,錯誤總是美麗的,這兩本書雖然最少也有五百頁以上,可是閱讀的歷程卻十分的暢快,而兩本書的內容都沒讓我失望,尤其是《奇風歲月》。

        在買入《第四十四個孩子》前,我壓根也沒想到這本書的出版社竟然會是《奇風歲月》的出版社,但是打開第一頁的時候,看到出版宣言,我就有似曾相似的感覺。翻開書底的摺頁,看到了《奇風歲月》的廣告,才發現這兩本書的奇妙關聯!加上今天上網一查詢鸚鵡螺文化的資料,才知道這是家去年底才創立的出版社,而創社的鎮社之寶,就是《奇風歲月》。

         很難想像在這個速食閱讀的時代,竟然還有出版社出版這種嚇死人大部頭的翻譯小說,而且作者竟然都是中文讀者幾乎沒有聽過的作家。這不是一種自殺的行為嗎?怎麼有人這麼做生意的。在我翻開《第四十四個孩子》前,我一直想不透這個問題,直到我看完這本書(抱歉,這裡我就不談閱讀心得,留給各位讀者自行挖掘),翻到版權頁時,一切謎底都解開了,原來譯者陳宗琛先生,也是這家書店的總編。自己對於書籍的愛好,直接投射在這家出版社的第一、二部的發行作品,難怪這家出版社敢這麼有衝勁的推出這兩本磚塊書!

        台灣的翻譯小說水準,可以說是一直越來越高,早期歐美文學翻譯作品,老實講,如今被如此高水準的譯作給慣壞,回頭去看那些所謂的經典作品,例如:《塊肉餘生錄》、《簡愛》、《百年孤寂》、《傅科擺》等等各類型的外文小說,我得說實話,這些經典作品的翻譯與現在的水準相比,根本就是不及格!尤其是志文出版社的那批超經典作品!我個人很希望這些經典能像是《1984》或《麥田捕手》一樣有重譯本。這時鸚鵡螺的出現,就是一種對於一些國內讀者很難得會去接觸的外國文學作品的推廣,畢竟真的要直接接觸國外文學作品,沒有對深厚的外文底子,那是不可能的,而鸚鵡螺帶動一個契機,希望台灣的各出版社,未來也能勇敢的翻譯高懸在國外書店排行榜之上,卻被國內讀者疏忽的磚塊書。

        在此,我不想對於鸚鵡螺文化出版的這兩本書有任何的評論,這些閱讀樂趣希望留給你自己去探索。我只想告訴你一件事,那就是我在學校將《奇風歲月》推薦給那些剛升上國中的學生時,只稍稍講了其中一、兩段小故事而已,就可以抓住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十分專心的聽我講完其中的故事。接著第二天就有小孩去買了這本書開始閱讀。一個寒假過去後,收到的讀書心得中,就有超過十個孩子寫這本書的心得,而且對於此書的評價都是異口同聲的「讚」字,行文皆「異常興奮」。哦,對了,我所待的這間學校,還是一間文化刺激較弱的學校,估計學生基測的PR值,平均也大概只有60~70之間而已,甚至更低。

        說這麼多,何不你自己讀個幾小段看看呢:http://nautilusnph.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