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遊記快速索引

(1) (1) (7) (1) (2) (4) (2) (2) (4) (2) (3) (6) (1) (2) (2) (2) (1) (7) (5) (3) (6) (1) (1) (13) (18) (3) (2) (3) (1) (5) (3) (3) (12) (2) (3) (9) (4) (18) (2) (2) (6)

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酸語] 嘴砲廢文

        今夜話多,就讓初老症狀的中年大叔多念一些吧。

        每年在某些時候,總會有學生來問個千篇一律的問題:「老師,還要兩、三個月就要學測了,我的作文該怎麼進步。」我的回答很現實,三個字:「沒救啦!」語文表達這種能力,在平時不好好培養,怎麼可能在最後關頭讓你的15分變成36分呢?

        所以我老是期待學生在這種可以網路世代中好好利用這種便利的科技:臉書、部落格等等。使用這些服務的時候,只要掌握一個原則就好,把話好好說清楚,寫寫平時不敢在作文上寫的,然後架構成一篇長篇的文章,即使是抱怨文都好。但總是偶而才見到一、兩位學生這麼做,依舊會在接近學測前,問著:「老師,還要兩、三個月就要學測了,我的作文該怎麼進步。」

        我們這個撥接網路世代的一群人,雖然在書寫上不像前人那樣更是扎實的訓練,不過正因為網路全然的興起,是在我們大量閱讀,還靠著寫情書追女朋友之後,因此我們還能夠保留著大打嘴砲的能力,而且更能夠掌握這些新世代的科技玩意兒——但同時也意味著,多數現在的學生,連嘴砲都不會打了。而作文這回事,不就是打著讓那些閱卷者都能夠開心的嘴砲嘛。

        說到「砲」這個字,就讓我想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個早就忘記長相與姓名的同班同學,拿著當時相當罕見的SD鋼彈模型到校,我們一起在學校將它組好。這架鋼彈,還配備著一支比他身高還要高的大砲。這時,那位不知名的同學神秘兮兮地問我:「耶,我們要把這支砲取什麼很強的名字啊?」在那個罵髒話罰五元的年代,我叫他附耳過來:「幹砲,幹這樣強吧!」於是這隻幹砲鋼彈成為了我們之間犯罪的私密證據。那時我還為自己發明了這個私語彙而得意許久。沒想到四年級時,一瞬間聽到「幹砲」字眼四起,內心十分不是滋味:「那詞彙我發明的耶!」去責怪與我共同保有幹砲鋼彈的同學,他無辜的說他根本沒有告訴任何人啊。直到多年後,我才知道這個語彙的出現,根本就不跟幹砲鋼彈一樣的清純。

        所以,現在學生連打個討老師歡心的嘴砲都不會打了,而抱怨這些的人,是個隨便廢文都能打得這麼落落長一大篇的人,又或者看這些廢文不會直接按「END」的人吧,大概在這世代當中,是種稀有動物了。我呢,還是喜歡那種會在部落格或FB上大打嘴砲的人,因此我自己,就算轉個新聞,也都會希望帶點自己主觀的意見。比如說你轉了護家盟的文章,卻沒有任何的說明,我一定第一個搶頭香送你一個「幹」,但如果你在轉同樣文章時,多加了一句「啊不就好萌萌」的話,我不但不送你幹,還會變成一個讚。可見講廢話的重要性。

        重點就是,拜託我的學生們,寒假要你們看書就是要你們練嘴砲的能力啊,肚子沒墨水,連嘴砲該怎麼打你們知道嗎?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旅行] 2015夏日本行:琵琶湖與彥根城(20150803)

R0016386
比叡山延曆寺東塔區的根本中堂
        在2015年夏天,卸除學校行政職務,慶賀脫離了繁瑣公務系統,帶上妻子,從九州的鹿兒島開始,一路向北關東而去,行到關西,已屆旅途中段。因為關西我曾花過相當多的時間流連在此,除了旅途末期和友人會合在京都見面外,其餘時間則是跳板式的搭乘列車,或自行開車探索整個日本。說來也許幸運,在行政職的兩年間,因為業務的關係更熟悉日本的種種(但也千萬不會再走到那樣的焦慮環境中了),因此踏上旅途只有開心的遊山玩水,毫無對於前程的不安。

ReR0033269
琵琶湖一隅。若不說,一定會以為是海邊吧
        對於琵琶湖的認識,始於2013年初,在隆冬時節從坂本纜車站上去的比叡山延曆寺。從纜車一路爬升上山,看見此生遭遇的第一次雪景,非常興奮,但在走路的過程中,也因結冰關係跌了不少次。而從山上的纜車站一路走向東塔區的路途中,也是第一次見到琵琶湖的身影,遼闊至極。然而心繫雪景,卻也對此湖不太著心。

        直到2015夏天,看完了大阪巨蛋的比賽後,四點左右開著車,走在一般國道上,投宿在滋賀縣的大津,就近看見此湖,才明白為何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內陸湖泊了,因為即使在湖頸處,也有四、五公里,甚至十公里以上的寬度啊,對岸景色,根本如同海市蜃樓,模糊不清。更別說遼闊處,只會出現「湖平面」,根本望不見對岸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