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遊記快速索引

(1) (1) (7) (1) (2) (4) (2) (2) (4) (2) (3) (6) (1) (2) (2) (2) (1) (7) (5) (3) (6) (1) (1) (14) (18) (3) (4) (3) (2) (5) (3) (3) (12) (2) (3) (9) (4) (18) (2) (2) (6)

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之外] 氣候資料的那件小事

圖為1920年日本政府在台灣公告的台灣新帽章,台字章。這樣的圖像設計,我個人以為超越了現在任何一處台灣各
級組織設計的圖章,除了台字意象外,也非常具有美感,又不會有像是國民黨治台處處可見國民黨徽的過分意圖出現

        新聞報導指出,昨日台北氣溫,創下120年來9月最高溫度。當下我就有一個非常大的疑問,難道在清領時期就有這樣現代化的氣候觀測了,以此來說,李鴻章的自強運動還真算有部分的成功。但立即減法一算,就知道自己還是陷於過往的黨國教育,因為台灣在1895年就在馬關條約被李鴻章割讓給日本,而距今120年前的9月,是1898年啊,當年的台灣可是在日本治下,因而有了氣象資料的建立。

        檢索日本氣象廳網站,看到了日本氣象廳成立的簡史,原來日本氣象廳的名稱是1956年才確定的,在這之前稱為東京氣象台、中央氣象台。明治維新開始,逐感氣象預測的重要性,因此1871年在工部省測量司設置氣象局,然後到了1875年,東京氣象局才方成立,但中間已經歷過5年氣象工作的訓練,因此同年3月1日就開始印刷氣象圖,透過電報傳到全國各地的地方氣象台。5月26日發布第一次的暴風警報。隔年(1876年)6月1日開始,一天三次發布天氣預報,距今超過140年前。然後在1887年改稱為中央氣象台,統管日本全國氣象事務。(資料來源:http://www.jma.go.jp/jma/kishou/intro/gyomu/index2.html

        依台灣中央氣象局的歷史資料顯示,台灣最早於西元1885年開始於基隆、淡水、安平、打狗(今高雄)等4海關及漁翁島(今澎湖)、南岬(今鵝鑾鼻)2燈塔實施有系統之氣象觀測,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於西元1896年起陸續設立測候所並於各地進行雨量觀測。由此可知1898年已經累積氣象資料3年之多,起碼中央氣象局的前身就叫做台北測候所,因此台北資料必定不少,最少可以讓我們知道昨天台北氣溫超越了120年前9月的最高溫。(資料來源:http://www.cwb.gov.tw/V7/about/History.htm

        這些東西都是不仔細思考就容易忽略的國家歷史脈絡,若非日本人那種極有規劃的有形無形設置,恐怕更多的台灣歷史會被遺忘吧。所以只會吵著說自己到底是哪國人,不如就扎扎實實地從小處掘挖這些史料,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自信地說著:「我是台灣人!」這樣的一句話了。

        此外,台字紋章使用的是五七桐紋。日本使用五七桐的紋章,是象徵除天皇之外最高權力者,台灣總督府也確實是台灣最高行政單位,所以獲用五七桐紋,可見日本真的在當時是費盡苦心在治台的。台字紋章跟豐臣氏用的五七桐紋,幾乎只差在中間那個台字而已。此外,現行日本總理大臣(首相),也是使用和豐臣氏一樣的紋章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