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遊記快速索引

(1) (1) (2) (4) (7) (1) (6) (2) (1) (2) (3) (5) (7) (3) (7) (1) (4) (5) (3) (3) (13) (3) (1) (1) (2) (2) (4) (2) (3) (3) (4) (3) (2) (18) (14) (18) (4) (9) (2) (2) (6)
顯示具有 遊記隨筆-台灣-台北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遊記隨筆-台灣-台北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2月16日 星期六

[開箱] 臺北大巨蛋 亞錦賽冠軍戰 開箱體驗

台北大巨蛋_全景2
臺北大巨蛋寬景照片,現場感受非常壯觀,飛球應該也可以輕易看到才對

        作為一個喜歡棒球運動的球迷,如果到了日本,怎麼可能可以忍受不到巨蛋球場享受球賽的機會,因此每次到了日本若有機會,都會安排至少一個晚上進場看球的行程,遇到了當地有巨蛋,那更沒有晴雨問題,夏天又涼爽,自然得去。因此台灣擁有大巨蛋的這件事情,就成為了球迷心中的宏願。

RER0017920ReR0034774 ReR0033201RER0018716
上圖為東京巨蛋、西武巨蛋、京瓷巨蛋、福岡巨蛋

RER0050381
巨蛋外觀

        可是,各位也知道台灣大型工程往往不能稱為先進國家,每次大型建設必有弊案,不是官商勾結,就是設計不合需求,大巨蛋就這麼一拖32年。不過真正建設期間,大概就是這近廿年間的事,歷經馬郝柯三屆市長,剛好就在蔣(偽)公子手上剪綵啟用。據聞,原本外野無座席,連結的是百貨公司,我想這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事,後來變更設計圖通過市府核准,才准再建,完成啟用的階段又因安全規制產生疑慮,而一再拖延至今年才啟用。

        這些公共建設的問題,在台灣一再發生,就是因為我們不是一個正常健全的國家造成,政黨傾軋之間,讓財團得利,所以公共建設品質總被犧牲。不過暫時拋開這些煩人事物不談,既然大巨蛋開幕,也歷經開放公眾體驗過完整的一段國際賽事,觀賽人數也來到了容納量的二分之一,我想大巨蛋通過及格線應該是可以予以肯定的了。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臺北花博行

以下照片已上傳至本人Flickr,亦有其他花博照片,如有需要,請至以下相簿中觀賞:

早上九點,花博開始開放進場,看看圓山站外的人潮!
        近年來,台灣陸續舉辦了幾個國際性的運動以及文化盛會,包含高雄市主辦的世界運動會,台北市主辦的聽障奧運會等,而時間最長的就是台北花卉博覽會這個國際性展覽了,而且,花博的重要程度,可以說是這幾個國際盛會中,最為重要的一場了。怎麼說呢,我們可以大致看看「國際園藝博覽會」的發展歷史。

        從1948年歐洲成立國際園藝家協會開始,並於1960年在荷蘭鹿特丹舉辦了第一次的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自此之後,就在全世界輪流開辦園藝相關博覽的博覽會。所以,這些園藝博覽會,幾乎可以說是全球園藝學家,園藝愛好者共同認可的世界盛會。當然,這些園藝博覽會也有分等級,分級的列表如下:

國際園藝博覽會(A類)

  • A1認定:大規模國際園藝博覽會
    • 每年最多可以舉辦一次
    • 同一國家的情況下能夠以每十年一次以下的比例加以舉辦
    • 會期為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 國際園藝家協會(AIPH)派遣調查委員,對準備中的會場與作業團隊加以視察
    • 內容必須包括與園藝相關全部的範
    • 最少有50公頃的規模
    • 最少有十個國家的代表參加
    • 國際展覽局(BIE)認定的情況下,作為「國際園藝博覽會區分的認定博(Horticultural Exhibitions)」,能夠使用「國際博覽會(EXPO)」的稱呼(作為最低條件,各博覽會之間必須間隔兩年以上)
  • A2認定:小規模國際園藝博覽會
    • 會期為一週以上三週以下
    • 最少有六個國家的代表參加
    • 也有作為A3認定,內容為特定領域的小規模國際園藝博(專門展示會)。

具國際性的國內園藝博覽會(B類

  • B1認定:長期、大規模國內園藝博覽會
    • 會期為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 內容必須包括與園藝相關全部的範
    • 有國際參加者
  • B2認定:短期、專門國內展示會
    • 會期為一週以上三週以下
    • 內容為特定、專門的領域
    • 有國際參加者
        從此列表的分列來看,屬於「A1B1」等級的,五十年來,也不過只有十八場,所以要申請到這個等級的博覽會,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而這次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雖然不是A1B1等級的,可是卻也有「A2B1」的國際認定等級,而且這個等級的博覽會,可說是全球巡迴的常設性園藝博覽會,每個國家舉辦A2B1博覽會,大致上會以半年為一個週期(B1認定的最長期限),然後再移師到下一個城市舉辦。所以台北花博,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IMG_6639
臺北花博是第一次舉辦在市中心的A2B1等級博覽會
        不過辦在台北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首先當然是場地問題,第二是交通問題。以上這些都能用錢來解決,然而最可怕的,莫過於台灣烏煙瘴氣的政治口水了。明明是一個這麼高等級的博覽會,是一個可以大力推銷台灣的舞台,到了最後卻成為了政客們的口水角力戰場,這還真是可悲呀!以致於台北花博正式動工的時間點,一直拖到了2009年春天才開始運作。但台灣所有參與此次盛會的人,無不費盡心力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做出這麼完善的軟硬體設備,實在是不得不佩服花博團隊與工作的人員。

IMG_6604
環生方舟的寶特瓶牆
        因此在去年年底開始,台灣就吹起了花博熱,每到周末假期,都看到新聞在報導今天的花博人數已經到了多少數字,是以又想去,又怕去。時至上週末,強者我老媽不知道哪裡搞來的120元成人優待票兩張,於是我就和我家女王前往參觀了。

        我們前往花博,是從圓山園區進入觀賞的,也強烈建議各位還沒去看的朋友,可以從圓山園區進入,因為新生園區,雖然有這次花博推銷最大利的展館「夢想館」、「未來館」,可是很抱歉的是,除非你是早起的鳥兒,否則根本就排不到這兩個展館啦!以我們去的那天為例,我們八點到了圓山園區,問工作人員的結果得知,新生園區排夢想館的預約券,早在七點鐘就已經被搶光了!所以要在這個時間點去排夢想館的預約券,那真的要很有毅力呀!這也正是我建議大家從圓山入園的原因,因為新生園區肯定在一大早就塞爆了,不如大家從圓山慢慢的進入園區還比較恰當,加上夢想館會在展期結束後,獨立開放展覽一段時間,屆時大家再去慢慢的看,豈不是更有意思。
IMG_6832_27_28_29_30_31
環生方舟夜色
        從圓山園區進去,走不到五分鐘便可以看見環生方舟,這是我十分想看的一個場館。想想看,一棟全由回收材質做成的建築物,而且不用冷氣空調,就可以達到控溫的效果,這真的是未來可以建築各種藝術場館的理想建材啊!不過裡面可能是因為要強調環保的概念,以及館方所說想要達成懸掛藝術品的目的,所以鷹架都沒有拆掉,說實在話,是有些阻礙觀瞻之感啦!

IMG_6788
真相館全景!
        走出環生方舟,我和女王往文化館區方向走去,沒想到「真相館」竟然還在發預約券,那時候已經十點了耶,反正不排白不排,又不會花很多時間,結果五分鐘後,我和女王手上就多了一張下午五點半的入場預約券了!因此在下午五點半時,我們就前往觀看了!

        其實沒有進去之前,我們就大概知道裡面是去欣賞一個3D小短片。而短片剛開始的3D感就很強,因為也是IMAX的關係,我們又坐在中間排的近中間位置,所以整體3D的包覆感超強!當然影片也非常好看,一開始好像的片段,讓所有人都很開心,可是描述到土石流的時候,整個劇院鴉雀無聲,大家都好像回看到八八水災的慘況,加上最後胡德夫的歌聲與八八水災的資料照片,每個人離場的時候都沉默一片。正也因為如此,所以教育民眾的目的達到了,我想有去過真相館的朋友,應該也是身同所感吧!不過,真的要消弭每年颱風季節所帶來的災禍,還是老話一句,從整體的政治開始革新吧,不要再有官官相護的心態,台灣就真的能少點災禍!
IMG_6661
無緣進入的故事館
IMG_6800
這是文化館在夜晚呈現的姿態
        而美術園區我們也從圓山園區過去了,但也是需要預約券才得以進入故事館,因此我們緣慳一面,只能從外面觀賞其姿態了。

        所以我們繞回文化館逛逛,文化館的樣貌,就是原本兒童育樂中心的一部分,他是一個中國的傳統房舍與院子,跟新生園區的怡情園有些類似,不過怡情園多了很多園林造景。當然在白天的時候我們是無法排隊進入館中參觀的,可是晚上則排沒多久就可以進入觀賞了。當然,三月五日那天雖然是星期六,入園人次據說有十五萬人次,不過這個人數似乎也沒想像中的那麼擁擠就是了。
IMG_6732IMG_6715
IMG_6713
IMG_6688
新生園區真的十分美麗!
        整個花博中,最有特色的還是莫過於新生園區了,有四個場館坐落其中,也有戶外非常美麗的造景,無論你是否有領到預約券進入場館,你都可以待在新生園區一整個下午,甚至一整天都不會厭煩。當然,我還是建議各位,如果你參觀展區的時候,有需要排隊才能參觀的地方,你就先看一下排隊的人潮多不多,如果預估十五分鐘內排不到,我想你就可以先行離開,因為這樣會影響到參觀的品質與心情,你一定要看的話,那就等到傍晚或者晚上七點鐘左右,那時一定很容易可以進場觀看的!

IMG_6758
要就近拍攝遊行隊伍,還需要早些佔位,或往道路末端走去才有機會呢!
        除了新生園區之外,大佳園區我個人認為是屬於傍晚散步的好所在,因為經過花博整治,逛大佳河濱就多了些情調,可以慢慢的遊逛。雖然是第一次逛花博,不過我的運氣也不錯,在三點時慢慢晃到了大佳園區,剛好看見了大佳園區的招牌遊行「毛毛蟲大遊行」!在有點嘉年華會似的遊行中,民眾幾乎都是塞在道路的兩旁,表演的舞者也很盡心,將每天這個遊行弄得十分的熱鬧。

IMG_6823
花博行人陸橋
        選在周六逛花博實在是不得已之舉,畢竟平時假很難弄的出來,所以只好假日去看,好在去的時候,人數不是到了「爆滿」的狀況,因此遊逛起來到也十分愜意。到了晚上,我們就回到圓山園區看看夜景,順便也拍拍環生方舟附近的夜景。不過環生方舟附近樹木太多,很難取景,反倒是行人陸橋以廣角鏡取景,倒有一番風味。

最後進入爭艷館觀賞正在舉行的國際蘭展, 蘭花不愧是君子的代表花卉,從入場開始,就滿室馨香,也展出了非常多種的蘭花,令人目不暇給,當然,最多人想要拍攝的也是在入口處的蘭花金魚了,不過因為人潮眾多,我也懶的駐足拍攝,於是慢慢的逛完展場。裡面除了蘭花展覽之外,也有利用蘭花布置的造景藝術,也令人十分驚豔。到了出口,原來這蘭花展期也將結束,未來最後一波的展出,將會是一個高潮吧,我猜,因為展出的將會是百花王──牡丹。
IMG_6851
爭艷館中的蘭花造景藝術
        這天在花博足足逛了近十二小時,但是因為展區處處都有休息及飲食的地方,所以倒也不會覺得特別的疲累,就以這120元的特價票券來說,已經物超所值,就算是以300元的原價購票進入,我個人還是覺得頗為划算啦!當然整個花博園區我個人以為,其實如果有時間的話,花個三天去逛逛才能玩的透,但也不是說展區很大,而是整個園區可以看的東西很多,許多事物是值得慢慢去品味的!
IMG_6807
夜間綻放的花朵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RICOH GR五週年紀念PARTY

本篇文章所有照片與影片,皆用RICOH GXR P10進行拍攝!

GR派對會場入口
        去年年底趁著博客來超殺的所有3C商品85折的時候,敗了一台RICOH GXR P10的KIT組,在使用了兩個多月以後,慢慢的習慣了這台相機,不會像當初一樣被RICOH繁瑣的介面給搞的焦頭爛額。習慣之後,這台相機在ISO400以下的照片可真是毒死人不償命,就算P10是這台可換模組式相機的最小感光元件的模組,拍的照片還是非常令人驚豔,令我沒有後悔入手這台相機。

R0011135
P10的夜拍實照,除了沒有星芒外,
這台相機的表現實在令我十分滿意
        所以我就常常上01看人家怎麼用這台相機來拍攝照片,自己出去時,也都隨身攜帶這台相機,除了夜拍時自動對焦失敗率超高之外,目前還沒有什麼好挑剔的地方,它在單眼之外,扮演了隨身紀錄的好工作!當然,更理想的搭配是配合S10模組,有廣角24mm以外,也可以達到三倍的變焦,其實更適合當做隨身機,不過價格當然也比P10貴上了三張左右的小朋友,加上我個人懶惰的原因,所以P10這28-300mm的旅遊變焦鏡更適合我,我不用太常的「腳動變焦」XD

        除此之外,我也在臉書上面加入了RICOH的嗜好,所有他們有什麼活動,我都會嘗試參與,因而有注意到這個Party的訊息。首先我是在01看到有編輯人員前往日本參與日本版的Party,所以台灣有這麼一場空前的海外Party,我就打定主意參加了,加上他現場有請攝影師進行演講,我從買了相機之後,一切攝影概念都是看書自學,因而也想聽聽別人的攝影概念,而這次的參與除了一些部分讓人很囧之外,其實還算收穫頗豐。

會場內的創意PO圖看板,可和他們合照上傳FB,RICOH會進行贈獎活動
        在談他們的正式活動前,當然有一些抱怨得要先說,第一點,也是最大的一點,那就是絕對會被人幹到死的動線設計!會場在信義誠品六樓,你也知道,信義誠品六樓已經有幾家餐廳了,所以文化活動會場並不大,就現場發出來的抽獎單號碼來看,至少湧進了五百人,但是代理商的接待人員自己似乎也都不清楚這樣的人數和他們的場地其實是很難加以搭配,還亂拉動線,一下說兩排,一下三排,所有要入場的朋友當然會產生躁動!第二,要賣紀念金環可以,那就快速的用雙聯單的方式發放號碼牌,省的那些朋友在現場擠!第三,GRD的畫面更新,為何一定要擠在那小小的會場裡面呢?為什麼不拉到外場來做,讓內場的攝影展以及產品展示有更多的空間啊!其實,總的來說,都是人潮的問題(媽的台灣人真的太多,這三天連假,連去參與文化活動都可以搞的人山人海!),恆隆行太低估了會出席的人數,所以並沒有限制人數,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搞的我自己的心情也不是太好,不想在人擠人的會場裡面看展,所以先去吃了個飯。

活動正式開始時,大家一起舉起R家相機的場面!
        吃完飯上來會場,大約下午兩點,還有很多的人在排隊要更新GRD的特製關機畫面,不過至少已經少了一半以上的人潮,所以和我家閃光慢慢的逛了會場,看了陳列在現場的攝影作品。這些攝影作品都是日本攝影師的傑作,張張精彩,自然也都是用R家相機拍攝的,但是有一點值得懷疑的地方,那就是這天的Party應該是「GR」派對,不過這些作品卻清一色是「GXR」相機的作品,有A12模組,也有S10模組,就是不見GR家族的GRD1~3代任何一代的照片!雖然這樣的結果令我個人還蠻囧的,但是仔細的去品味這些攝影師的作品,真的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更精采的是日本攝影師テラウチマト的演講與前一天下午抵達台灣後,馬上進行半天的攝影實例解說!他用的相機就是GRD3了,以第一次在台灣的龍山寺一帶進行實際拍攝而言,他的作品有很多切入的點是與台灣人的角度不太一樣的,而且,我注意到他講的主題與照片的呈現,其實是「紀實攝影」這一塊的。因為他的照片展現,除了街道景物的拍攝,更大的一部分是他進入了人的生活,以他外國人的身分,台灣人展現的是更為客氣,而且沒有機心的瞬間。台灣方面的攝影師則是駱志清和阿默,行程也和テラウチマト一樣,在前一天進行GRD3的街拍,展現的也是貼近紀實攝影,不過比較不同的部份,這兩位台灣攝影師會比較注重色彩的表達,而不像テラウチマト用的是情境的紀實,所以中日兩方在看台灣的角度有很大的差異點。我個人則是比較喜歡テラウチマト相機下的精神,他的攝影風格比較有自己的思考中心角度,所以整體作品散發的風格會比較強烈些,駱志清和阿默可能是因為自己在網路上或書店也常看到他們的作品,所以可能比較沒新鮮感也說不定。

最後由日本R社部長和恆隆行老闆切GR蛋糕!
         除此之外,派對中也分有有三次的抽獎活動,送的是《GRD極致的浪漫》這本攝影書,還有テラウチマト主編的雜誌,以及最大獎CX5一台!當然抱著中大獎心態的我與閃光,在每次叫號時都希望能夠抽到獎品,可惜天不從人願,半個獎都沒有抽到!真是羨慕那位抽到CX5的朋友,我看到他上台時,那種又驚又喜,有點不敢相信的表情,還真是令人羨慕啊!此外,現場也有許多零組件的販售,當然也有GR紀念T恤的訂購,我雖然沒有買,但是有去看了一下價格,以R家有點硬的價格來說,其實算是優惠不少,那天的生意果然也很不錯!

伴手禮!
         最後所有活動結束要離開時,恆隆行也準備了伴手禮給所有參與活動到最後的人,那就是印有GR DIGITAL字樣的銅鑼燒!而且應該有好幾種口味,因為我和閃光拿到的都是紅豆口味,看到其他人有巧克力口味,不知道還有哪些口味的呢?

        總而言之,如果問我說如果台灣再辦一次GR派對,我會不會參加?我會說我會想再參加一次,不過誠心的建議主辦單位恆隆行,既然這是一個派對,那就不要這麼小氣的租這麼小的一個場地,下次可以考慮不遠的世貿二館或三館,裡面隨便畫一塊場地,都可以比擠在誠品六樓來要來的好多了!也希望之後的派對,能夠在產品販售區外,放一個產品展示區,讓我們能夠盡情玩各種RICOH的相機!當然以後一定要以GXR為主喔!

會場環場拍攝一周的影片,看看人有多少,場地卻太小!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2010簡單生活節 ── 在草地上的自由自在

        首先,我得承認,我參加這簡單生活節,原本就是為了陳綺貞才去的,畢竟她可是我心中的女神啊!

傳說中的參展證
        其實參加這個佳節活動,可真是一波三折。因為票不是很貴,加上並沒有太多的宣傳,所以一直以為應該很容易買到票才對,結果在沒有太特別注意售票資訊下,等到要去ibon買預售票時,才發現前一天已經截止販售,而且兩萬張全部賣光光。結果只能到網路上去找找有沒有人多買,或者是臨時有事讓票的人,才發現,跟我一樣笨的人也不少,所有人在狂徵票啊!因此心底就做好現場購票的打算(但好在沒真正的買,聽說現場才開放200張票而已),好在前一天有位朋友在裡面有設攤,第一天顧攤的只有他和他女友,所以多了兩張參展的工作證,所以問我願不願意幫忙貼點攤位租金提早進場。這還用得着說嗎?當然是一口答應啦!於是隔天九點就掛著牌子進去裡面看大家佈置了,也在大家沒進場之前,先去看了空蕩蕩的陳綺貞與盧廣仲的房間。

        整個活動的展場,在還沒有人的時候,十分清爽好走,大家也都在佈置自己的攤位做最後的修飾,所以我和閃光很愜意的在裡頭漫遊了一個多小時後,在清場前離開去吃早餐。
IMG_5119
大家忙著佈置自己的攤位
        但是等到11點正式進場時,會場就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啦!開始人潮出現,要靜靜的逛市集,已經成為不可能的任務,真後悔為什麼早上只沉浸在遊逛的閒適之中,而忘了多拍一些照片!
IMG_5180
到了下午時段聽演唱會的群眾
        不過讓我感覺很棒的是場外舞台音樂會的樣子!這天正好是個非常舒服的天氣,雖然下午有下了約10分鐘的小雨,但只增加清涼,而沒有炎熱感。當我們在微風舞台觀賞黃小禎與1976的演出時,大家或坐或站的聆聽音樂,那種感覺真是舒暢無比,彷彿還有點胡士托的精神在裡頭。
IMG_5154
黃小禎與1976
        不過,雖然天氣與表演都是十分具有水準,可是我不得不說的是那個「音樂自在舞台」設的點實在糟糕透了,鼓勵一些青年樂團是很棒,但是是不是要給他們更好的場域,而不是把一個小小的舞台塞在內外場的交會道上!這樣一來下午人群開始聚集的時候,上千人簡直卡死在那個舞臺的通行道上,使所有人想要轉換舞台聽歌的,竟然完全動彈不得。再者,綠意舞台既然是室內表演的場所,是不是要考慮每一場表演之後,都要進行清場的工作呢?這樣一來裡面不至於會一直滿場,外面想聽的也不會進不來。希望這幾點在下次的舉辦上能夠好好的檢討修正。

        但也拜這設計不週的活動動線所賜,我和閃光遇到了很好玩的一段小插曲。當時我們人陷在Street Voice舞臺前,有幾個拿著啤酒的外國人鑽出一條通道往前迅速前進時,我們就搭了這些外國人的順風車,一路綠燈的往天空舞台前進。後來在天空舞台馬上展開了Soul Asylum的演出,當他站上台時,我和閃光不約而同的說:「耶~~這不是剛剛帶我們衝鋒陷陣的阿凸宰嗎?」原來Soul Asylum是為了趕場而衝的XD
IMG_5167
一把吉他征服全場的Soul Asylum
        後來,我和閃光發現,因為人潮實在太多了,所以要轉換場地實在有點困難,想要一魚多吃要很拼才行,因此就停在天空舞台這裡,逛逛草原市集,然後等待下一個演出,順便也排排超長隊伍的上廁所人龍(下次辦活動,廁所量請增加個五倍吧)。到了五點半左右,天也黑了下來,High咖盧廣仲終於上場啦,一上場就將場子炒熱,加上晚上來臨,不管站著坐著,聽這麼棒的音樂,只有「享受」能夠形容罷了。當然,我們可是站起來High呢!
有夠High的盧廣仲啦
        在盧廣仲的熱情之後(耶!),是大名鼎鼎活生生的美國樂壇傳奇人物John Cale!但顯然80%的人都不知道這位老樂手是何許人也,所以人群大概都跑去吃午餐了。只見他染著粉紅色的龐克頭,超high一整個小時,聽著他的音樂,你還能坐的住嗎?而且當我站起來隨著音樂搖擺的時候,突然發現前面站著黃小禎!所以你可以看到這兩個不同國度的音樂人,透過這種非常自由的戶外音樂演出來交流!黃小禎當然是認識這位活生生的傳奇,非常陶醉的盡情搖擺啦!本想在演出後向黃小禎要求合照的,不過自己也玩的很盡興,等到音樂結束時,才發現黃小禎溜的可真夠快的XD
IMG_5230
超有型的John Cale!
        然而,該來的還是要來,這天的壓軸果然還是陳綺貞啦,現場的朋友大概10個有7個是為了Cheer來的!
IMG_5231
看看這爆滿的人潮!
        陳綺貞的音樂,我從高中時代,她剛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的時候就愛上了,經過了這整整十多年,我終於第一次可以在現場聽這位女神唱歌。陳綺貞話也不多,一上場就是連番的音樂轟炸,短短一小時內就唱了十三首之多。只可惜活動在台北市中心,一到十點便得結束,此時心想:要是和胡士托一樣辦在人煙較少的郊外,來個48小時不斷電的演出該有多好!
這是我的女神!
IMG_5234IMG_5416
氣質出眾的陳綺貞!
        總而言之,簡單生活節一點也不簡單。下一次,我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一次就買兩日的聯票才行,因為這種票價,卻有如此自由自在音樂演出的洗禮,那可是值回票價百倍呀!不過還是請主辦單位,明年限制販售張數吧,再少販售個5000~10000張票,就算提高價格我也願意購買呀!



各位如果還想看看這天的其他照片,請自行前往下方連結觀賞:
http://www.flickr.com/photos/doggo1981/sets/72157625532842534/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纜車搭乘札記

        纜車這種交通工具,真的是令人又愛又怕。愛的是,搭乘纜車可以稍解人類隨時想要飛行的癮頭;怕的是,就靠一根纜繩繫著,真不知什麼時候要掉下去的緊張感。

        記得生平第一次搭乘纜車,那是在小時候,簡直快要忘記幾歲的年紀,搭的是烏來雲仙樂園的纜車,由於記憶久遠,已經忘了那是什麼感覺了,只記得,那纜車好像公車一樣大。透過Google搜尋,果見雲仙樂園還在營業,纜車看起來也真的特別大,所以記憶尚算正確,看來哪天可以再去一趟,體驗一下記憶中的經驗。

        至於臺灣的纜車熱,大概就屬貓纜完工以後掀起的那陣高潮吧!但就如我老爸常講的「近廟欺神」,我反而是先搭過香港的昂坪纜車以後,今年才搭了兩次的貓纜。說實在的,昂坪纜車和貓纜,起站和終站的距離,大約都是20分鐘的運程,但不知是錯覺還是怎地,貓纜在假日的運行速度,似乎會稍快一些,因為前一陣子和父母去搭乘,單趟耗費25分鐘左右,這次前往搭乘,則是20分鐘就到站,或許是錯覺吧。不過昂坪纜車和貓纜相比,昂坪纜車就大的多了,坐上八個大人可能還不嫌擠,可是貓纜如果真的坐滿八人,那大概會呈現「壅塞」的狀態吧!而個人認為,昂坪纜車的旅途,其實比貓纜具有可看性,因為從山下的東涌開始,會經過高起的丘陵,遼闊的海面,甚至可以遠眺赤臘角機場。貓纜則是在山間穿梭,遠方點綴著101大樓,雖景致亦不差,但可惜沒太多變化。
過海的昂坪纜車,與寬廣的纜車內部。如果你敢,還可來段鋼管秀咧XD
        不過這兩者的考量角度,卻是十分的不同。昂坪纜車不用說,就是「觀光」的效益,因此美則美矣,但所費不貲啊!貓纜則是還有捷運的「實用」功能,能夠每天來會載運住在貓空、指南宮的居民,所以是一種便捷的交通工具,是以觀光和實用兩者,我個人以為,取捨非常恰當,而且來回也僅要100元台幣,比起昂坪纜車,價格只能算是低廉。加上近日的貓纜之眼車廂上路,底板全部透明,可以一覽腳下風光(雖然經體驗後,個人以為其實也沒什麼過於特別之處),而且不用加價,車廂也多,不需等太久。昂坪纜車則是普通車廂在現場買,來回票就要107元港幣(折合台幣400多元),透過旅行社購買,一張來回票也要折合台幣250上下, 如果要搭水晶車廂(底板透明),還要加價台幣200元。如此相較,貓纜真的是「揪感心」!而且近日來,似乎花博吸引許多人潮前往,所以貓纜在假日變得比較清閒,我們本週日前往搭乘時,一般車廂大概只要10分鐘就可以排到,貓纜之眼的話需要先拿號碼牌,依照預定時段進入排隊,也只要15分鐘就搭到了,各位還沒去,不想「近廟欺神」的朋友,可以趁機在假日前往囉!但是,下午人潮會較多,最好在早上10點前後前往會較好。
IMG_5099
稍小一點的貓纜,與沿線景致,其實也十分有意思!
IMG_5098
貓纜之眼腳下風光
        除此之外,在香港還搭乘過一種十分特別的纜車,那就是去香江必定前往的「太平山纜車」。他的特別之處在於,他的纜線不在天上,而是在地面,協助電車攀爬的能力。這種纜車,說實在的應該算是一種火車吧,但是火車爬坡的坡度不能太陡,但是太平山纜車的路徑,坡度大約有30度左右,所以需要再藉由纜繩的力量,車子才上的去。而搭乘這種纜車的經驗也相當特別,往上爬坡時,整個人的背是貼在椅背之上,然後像是飛機要爬升的那種角度,快速的往上爬。下來的時候也很好玩,如果有人是面對著坐椅的壓克力檔版,那個人會感覺是「趴」在檔版上,而非靠在上面。
電車會以驚人的角度上升,可惜照片看不出來。
IMG_8127
太平山上絕美的世界級夜景,整個維多利亞港盡收眼底!
        據網路資料顯示,我所搭過的這三處纜車,就以太平山纜車歷史最為悠久,也最特別。當然啦,如果以終點站的景色而言,我個人的排列會是這樣:太平山>昂坪(大佛)>貓空。但是以休憩與散步的程度而言,貓空是最值得細細品味,以及隨意漫步之處,這也正是一種心靈的深度吧。

        大家,有空就努力往外跑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