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遊記快速索引

佐賀縣 (1) 大分縣 (1) 熊本縣 (2) 福岡縣 (4) 長崎縣 (7) 鹿兒島縣 (1) 岩手縣 (6) 秋田縣 (2) 青森縣 (1) 道南 (2) 道央 (2) 栃木縣 (5) 群馬縣 (7) 茨城縣 (3) 富山縣 (7) 石川縣 (1) 宮城縣 (3) 山形縣 (5) 福島縣 (3) 埼玉縣 (3) 東京都 (12) 神奈川縣 (2) 四國通論 (1) 高知縣 (1) 島根縣 (2) 鳥取縣 (2) 山口縣 (4) 岡山縣 (2) 廣島縣 (3) 三重縣 (3) 岐阜縣 (4) 愛知縣 (3) 靜岡縣 (2) 新潟縣 (18) 長野縣 (14) 京都府 (18) 兵庫縣 (4) 大阪府 (9) 奈良縣 (2) 滋賀縣 (2) 關西通論 (6)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冷眼] AI浪潮:chatGPT40改圖風潮小記

以鳥山明風格作為chatGPT改圖敘述的關鍵句,就出現了惟妙惟肖的仿作

        觀察了一下最近chatGPT40推出繪圖功能之後的群眾熱度,不少網友都引用宮崎駿在2016的言論,他曾經說對此感到十分噁心,不想把這種技術應用到自己的創作上,而且認為這樣的影像已經深深侮辱生命本身。但這段發言並非全然針對AI,而是他看到CG公司秀出一段由AI製作的影片,影片中有個沒有頭的殭屍,甩著雙腳在地上蠕動,因此說了這樣的一段話。

        AI的確開啟了一個新的世代,你輕鬆的就可以把照片改為任何漫畫大師的繪圖風格,也可以讓已經逝去的藝術家起始回生為你重執畫筆,但這一切只如同影像濾鏡的套用,無法從頭去創生一種繪畫風格的。

        圍棋界在2015年出現了AlphaGo這套AI程式,隔年擊敗韓國九段棋士李世乭,再隔一年再度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士柯潔,從此之後,AlphaGo再無任何敵手。

        圍棋AI是在具有一定邏輯的圍棋規則中登峰造極,但人類真的在未來對AI一點辦法都沒有嗎?這倒也未必,因為自從AlphaGo出現以後,如果善用AlphaGo作為自己下棋的對手/師傅,整體棋力可以迅速提升,因此圍棋界在這近十年的AI侵蝕/輔助之下,所有人類棋手的平均棋力,遠遠高於沒有AI的時代。也許平安時代的佐為再世,恐怕也難敵現今段位比他稍低一、兩級的對手吧。這正是AI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至於像是chatGPT這樣的AI,涉及的就不只是只有邏輯性規則的層面了,因此能夠發展到什麼樣的地步,還很難說。然而以藝術來說,不管是平面的繪畫藝術,還是專屬聽覺的音樂,甚至多媒體的影像,目前的AI最多也都只能作為輔助創作的工具,還不能無中生有。所以作為創作者們倒也不用太過於杞人憂天,只要自己不斷精進前進,AI反而會加速藝術的創作,甚至堆高藝術的創作思維,目前看來還是利大於弊的情形。
用青山剛昌風格就出現了蘭新CP,但AI創作時,還要將臉部設計風格說明清楚

        不過在教育的領域中,其實也不用太過於急躁,人類的學習的確可以利用AI工具取得更好的成就,但AI的原理是來自於大數據,人類的學習何嘗不是?如果學習者的腦袋空空,空有倚天劍與屠龍刀,依然「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累積各種應該學習知識的根基,AI工具的利用也必然和3C產品的發展一樣,越來越下放到各種的領域當中。《葬送的芙莉蓮》在魔王當道時,無可防禦的殺人魔法,到了八十年以後的年輕一代魔法使手上,也會變成普通攻擊魔法,屆時哪個人對於魔法有更多的想像,那麼魔法也才能走到更遠更高的地方——將「魔法」二字以「AI」取代,是不是一樣的情況呢?人若能有深不可測的底蘊,有了AI,幾乎是費倫的魔杖,將會強大到現在的人們無可想像的境界。

        至於AI會不會取代人類,或者總有一天跟《駭客任務》一樣把人類當成生化電池,我是覺得等那一天來了,人類差不多也找到跟露西一樣把生命訊號化的可能性了吧。

以藤子不二雄為風格的仿作,不過左胸上的紅色小叮噹是需要手動繪製的,原圖不知在畫啥XD

        話說,寫完這篇文章,看到自己玩的三個漫畫大師創作風格的仿作,其實很容易發現,這些畫風為什麼辨識度這麼高,那都是因為創作者非常具有獨特的風格所致,寥寥數筆勾勒畫面,就算是他人的仿作,也只能讓這些大師的名字更加的壯大而已,幾乎無損這些大師的名聲啊!反而你用比較近期的漫畫家風格去改作,也許是模型還沒有訓練成熟或者樣本數不足,生成出現的圖片也很難出現高度的辨識度。這正好用來說明這些藝術創作者,難以被AI撼動的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