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遊記快速索引

(1) (1) (2) (4) (7) (1) (6) (2) (1) (2) (3) (5) (7) (3) (7) (1) (4) (5) (3) (3) (13) (3) (1) (1) (2) (2) (4) (2) (3) (3) (4) (3) (2) (18) (14) (18) (4) (9) (2) (2) (6)
顯示具有 敗家收藏-電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敗家收藏-電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7月28日 星期日

[開箱] AUKEY充電器與GIGASTONE多功能行動電源

充電器與行動電源

        購買了新一代的MBP M3之後,感受到了這台電腦的強悍,也體會到新電腦管理用電的厲害之處,充滿的MBP,以我的使用習慣來說,不充電用滿兩個工作日都是OK的。不過辦公室跟家裡多少都要充電,充電器我自己習慣都是兩地各放一顆,不過現在這台MBP除了Magsafe的充電頭之外,也能用Type-C進行充電,因而決定購入一顆放在家裡的充電頭了。

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

[開箱] Macbook Pro M3 與 一週使用心得

兩部MBP互相比較
蘋果現在寄送專用紙箱做得比較環保

        上一台的MBP也是在部落格上開箱(按我進開箱文),當時Retina剛出不久,所以2012年中版本的MBP教育價格下殺不到三萬,所以當時為了省點錢,就選了還能DIY的這台MBP,並另外加買了兩條8GB記憶體和一顆固態硬碟,一入手就拆掉光碟機,並且把這些可以DIY的配件改好改滿。然後這台MBP陪了我十年,使用期間多少會有些硬體有點故障,還自己換了一顆電池、網路卡、喇叭,直到現在這台電腦都還頭好壯壯,依然比一些WIndows系統的廉價低階電腦好上很多。但無奈的是,蘋果終止了後來系統的更新,造成部分較新的軟體只能在新的M系列CPU上面使用,甚至連Google Chrome都沒辦法在舊的MBP上更新了。而十年也的確是一個期限,那就換一台新的主機吧。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美勞] Macbook機身美化

        自己使用任何的3C產品,雖會仔細照顧,但也從來不會去做什麼包膜之類的處理,即便如此,上一部的iBook G4也活了超過10年,直到現在都還可以開機使用。而2014年購買的Macbook Pro,當然也比照辦理,沒幹什麼包膜之類的事,不過有電腦包的關係,也不易髒污。

我的Macbook Pro
        直至前日,機殼上出現了一些黑色髒點,因為是霧面的鋁殼關係,沾了水有點擦不掉,雖然用其他的方式應該也可以擦掉,但就懶得弄了。剛好看到網路上有Macbook Pro的貼紙可貼,本想直接購買,但一看價格真的傻眼,把運費加一加差不多是300元台幣。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開箱] Macbook Pro 改 Fusion Drive

一貫簡潔的蘋果電腦
完整開箱流程照片XD
        我自己的筆記型電腦,這是第二部,因為上一部是在2006年時,為了埋頭到圖書館寫論文,也考慮到系統的穩定度,而下手買的iBook G4 13"。這部G4,買來的時候已由店家改裝成80GB(原配是40GB),當時不知道由店家改了以後保固可能會有很大的問題,但因為那已經是G4的末代機,相對的機器也穩定非常多,一直到現在,都還能夠正常的工作,只是因為PPC的APP已經都沒有更新,加上播放高畫質影音檔時也都跑不太動了,所以就決定購買一部新的Macbook Pro。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開箱] WD My Passport 隨身硬碟

        硬碟,這是種怎麼用也不夠的電腦硬體,即使我的電腦總硬碟大小已破2TB,可是以現在來說,我的電腦可用的容量,也不過在100多GB而已。雖然俗話說,雞蛋不可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是在3C時代,不放在同一個籃子中的概念,那是有錢人才玩的起的RAID啊~~~

就是這支黑標哈滴啦
        這次買的哈滴,則是因為自己的隨身硬碟大概才20GB(嗯,5年以上的年紀了),以記憶卡來說,我手頭上兩張卡就超過這個容量。而女王那邊有跟同事借的函授課程要copy下來,對方塞個硬碟給他,裡面不下100GB的資料要複製,加上之後要去旅行時,打算全程拍RAW檔回來慢慢選片,因此逛到光華商場以後,就手上帶著這棵硬碟回來了。

        之所以選擇WD,那也其實是沒有其他硬碟好選了,總不可能叫我選「脫序爸」吧!對掛日商品牌的硬碟還是沒什麼大信心,我想各位大概都知道以前的IBM硬碟是什麼樣的品質,而從「希他奇」到「脫序爸」,嗯,基本上都是一直線下來的。所以還是以我現在用的WD系列為主,選了這支750GB版本。

        買了回來,雖然只用了一天不到,但是總體而言還蠻令我滿意的。首先它是USB3.0的介面,雖然我的電腦介面上沒有3.0,但是未來主機板肯定會走3.0,差個兩百塊,選2.0界面的意義其實不大。另外,它只有一條線,負責傳輸資料與供電,跟一般自組的隨身硬碟的Y型雙頭線相比,可見它做的是相對穩定的。此外,接上PC後,它裡面有軟體可以裝,基本上就是系統備份軟體與加密軟體,但我個人覺锝這好像沒啥用就是,所以我只有裝上驅動程式而已......不用懷疑,是有驅動程式,雖然不用裝也可以抓到,但是我猜測是硬碟盒晶片的一些功能需要,所以我還是裝了。

對焦在WD二字上
        總之,這支哈滴,將會陪我一段時間,因為很多時候,買記憶卡與行動硬碟比較,行動硬碟的儲存單位成本,絕對比記憶卡的來的低很多。至於價格,兩張小朋友加上四張國父,含稅的價格入手。

        會買這顆哈滴,難道我的3C魂快覺醒了嗎?哪天看我到蘋果店抱了一台Apple Air出來,不要太過驚訝啊XDD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