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遊記快速索引

(1) (1) (7) (1) (2) (4) (2) (2) (4) (2) (3) (6) (1) (2) (2) (2) (1) (7) (5) (3) (6) (1) (1) (13) (18) (3) (2) (3) (1) (5) (3) (3) (12) (2) (3) (9) (4) (18) (2) (2) (6)

2019年2月2日 星期六

[札記] 日本信任旅客計畫(TTP)——電子自動通關申請手續

我的自動通關卡片,頭像和個資遮蔽了
        從2016年起,日本開始有信任旅客計畫(Japan Trusted Traveler Program),一年只要有兩次入境日本紀錄的旅客,就可以申請電子自動通關,不用再排人工通關了!慶賀本人非常快速的拿到這張卡片,所以留下一些申請紀錄給朋友們參考了。


        首先,這篇網誌適合的是在學校工作的朋友們,特別是國內的公立高中職教師(職員應該也是可以),畢竟我在國立高中工作,若你也在國立高中,那應該就是按照我的申請流程去申請就沒問題了。不過在申請之前,你必須要確認兩件事:

  1. 上一次去日本的時間,必須距離下一次預定進入日本的一年內,且線上申請日離預定進入日本的半年以內。
  2. 你在你工作的學校至少有一年以上的年資。

如果以上兩者符合的話,那就可以放心地進入以下網站開始申請:TPP申請網頁
以下是申請流程:

▲進入首頁以後,請你先申請一個ID。

▲這是申請新ID的網頁,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如果輸入後出現錯誤訊息,請把所有的文字改成英文大寫即可。

        申請完後,你會收到一封確認信,並且在這個TTP網頁上擁有了自己的一個帳號,但這還沒有開始,真正開始前,你要準備以下的資料:

  1. 一張大頭照(JPG格式,檔案大小要在10KB-1536KB)
  2. 護照的封面封底(沒錯,就是那個「中華民國護照」綠色的封面封底),以及個人資料頁的掃描檔,並且要將兩張圖檔合為一個PDF(檔案大小10MB以內)
  3. 在職證明書,中英文版都要!跟你學校的人事室申請即可,免費!
  4. 學校的歷史沿革或簡介(英文),組織架構或人事架構表(中文),這些應該都可以在學校的網站上找到,組織架構或是人事架構表如果網頁上沒有,一樣跟人事室要一下就好,將文件合為一個PDF(檔案大小10MB以內)
  5. 學校與日本相關業務的計畫書,基本上台灣公立高中每年應該都會辦理「日本教育旅行」,那你只要準備日本教育旅行的計畫書即可,然後自行把計畫書標題翻譯成英文,放在原本中文的標題下就好,並將文件做為一個PDF(檔案大小10MB以內)

準備好上述文件後,再度進入到TTP網站,並填入你的ID和密碼後,就可以開始填寫了表格了。

▲選擇「Enter application information」,進入申請網頁。但要注意的是,以下所有的上傳填寫無法儲存中斷後再填,必須一口氣全部填完才行喔

▲個資的部分就照著指示填就好,沒有什麼難度,如果遇到填的資料過不去的時候,那就把所有的英文改成大寫就好。

▲這個網頁開始比較複雜,但也只是上傳資料的位置不要搞錯,以及下面的十個問題不要弄錯就好。首先當然先上傳自己的照片上去。再來請依下面只是傳輸PDF檔到指定的位置:

  • Explanatory material 1:護照封面封底+個資頁
  • Explanatory material 2:在職證明書(中英文版)
  • Explanatory material 3:學校的歷史沿革或簡介(英文)+ 組織架構或人事架構表(中文)
  • Explanatory material 4:日本教育旅行計畫書(標題要有英文)

請千萬按照指定位置傳輸資訊,弄錯我可不知道會怎樣。上傳完畢後,請回答以下十個問題,這裏一次告訴各位各欄位問題,以及該填的答案。

  1. 你是否擁有以下國家的護照,以下列舉符合申請TTP標準的國家名稱,當然包含台灣,而且人家日本是稱「台灣(TAIWAN)」,而非中華民國(ROC)啊!所以這題答案當然是YES
  2. 您是否因違反日本法律或任何其他國家的法律(包括暫停執行判決)而被判處有或沒有指定工作,罰款或同等處罰的監禁?NO
  3. 您是否曾被驅逐出日本,因離境令而離開日本,或被拒絕在日本降落?NO
  4. 關於職業的問題,問你是否在職一年以上,並且在提交證明後,是否依然繼續在職,如果答案是「是」的話,請把在職證明上傳到「Explanatory material 2」上:YES
  5. 問你職業的種類,裡面包含日本企業、公務人員、與日本相關的企業等等,而高中教師符合第二類職業的範圍,所以這題大膽填YES,並把相關的「學校的歷史沿革或簡介(英文)+ 組織架構或人事架構表(中文)」上傳到「Explanatory material 3」上。
  6. 詢問你工作的單位,是否和日本有業務往來的關係,這題也是「YES」,然後把「日本教育旅行計畫書(標題要有英文)」上傳到「Explanatory material 4」上。
  7. 你是否是擁有美國護照的美國公民,如果是的話,請把相關文件傳到「Explanatory material 5」。基本上我不是美國公民,所以這題我當然答NO
  8. 確認你是否在「Explanatory material 1」確實上傳了「護照封面封底+個資頁」。當然YES啦!
  9. 確認你在以上問題4-6的問題是否回答確實,因為我們符合問題4-6的身份,也確實上傳資料了,所以這題也是YES
  10. 確認你關於問題7的問題是否回答確實,我們不是美國人,所以當然不會上傳相關的證明文件,因此這題的問題我們當然也回答YES!(一定要答YES,因為答NO顯然是不同意上傳的意思)。

以上資訊上傳完畢以後,就等日本官方的審核了。審核時間有網友等候了兩到三個月的經驗,但我只等了三天就過關,所以時間上還真的是很難說。因此建議大家出國前三個月申請比較妥當一點,以免要出國了,第一階段卻都還沒有通過。第一階段通過後,你會收到一封通知的Email,內容會提到:
以下の申請IDについて,一次審査が完了しました。 本メールを受け取ってから,6か月以内に申請書類の原本を持参し,日本の入国管理局の登録窓口において,登録手続を継続してください。 なお,来庁に当たっては以下の点に留意願います。 ・本メールを受け取ってから6か月以内に登録窓口に来庁した場合であっても,その時点において過去1年以内に2回(来庁時の入国歴を含む)以上の来日歴が無い場合には登録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 ・提出いただいた顔写真が,規格に合わない場合には来庁時に再度写真を提出していただくことがあります。 ・登録手続に時間が掛かる場合がありますので,時間に余裕を持って来庁してください。
信件告訴你,要在六個月以內拿著上述文件的正本(特別是在職證明書正本)入境,在指定位置進行第二階段的書面審核。這時你進入TTP網站時,點選「Application status check」,就可以看到你現在申請的狀態:
▲紅線框起的部分,在你第一階段完成後,就會出現在網站上,告訴你第一階段已經通過了。

        接著就是進入日本進行第二階段審核,一般來說,大家都會在機場的入國管理局辦事處辦理的,不過我的班機時間來回剛好錯過櫃檯的開放時間,因此選擇了位在東京都品川的「東京入國管理局」辦理,以下是官方公告可以進行二階段審核地點的表格:

品99巴士
        目前在google可以搜尋到的資訊都是在機場的辦事處辦理的,似乎沒有跑到東京、名古屋、大阪這三地入國管理局辦理的文章,也許我是第一人?總之,我在品川辦理的過程也算順利,提供給大家參考。當然,請大家先搭車到品川站去,然後從「港南口」出去,前有巴士站牌,可以搭乘「品99」號公車,到「東京入國管理局前」下車,車程大約五分鐘。當然也可以用走的,我們也沒到過品川港南,所以去程用走的,大概20來分鐘,離品川站說近不近,但說遠也不遠。中間會經過港南綠水公園,冬天沒有什麼,但春天應該會有櫻花可看,也許春天用走的會別有一番情調。
東京入國管理局外觀 
        在辦理之前,請再次確認護照以及上述各種文件的正本有沒有帶齊,並去郵局或者便利商店購買2200円的「收入印紙」。我是去全家便利商店買的,在入國管理局中就有一家,長得很像郵票,但不是郵票,簡單來說就有點像是台灣的印花稅印花的概念,反正就是要把錢繳給日本國庫就是了啦!

        至於進入到入國管理局以後,請直接走上二樓,循著「D」的線往櫃檯走。我去的時候辦理自動通關的櫃檯在D4號櫃,基本上沒有半個人在辦,旁邊D3櫃檯有號碼機,還是得要去抽張號碼牌才可以開始辦理。

D4櫃檯

      也許真的是很少外國人在這裡辦的樣子,一開始我把第一階段通過審核的Email給辦理人員看的時候,他也一頭霧水,不知該如何處理,後來有經驗的學長接手,中間仔細的看我的護照與紙本證明,並再一次按下指紋與拍照(跟入境時的流程一樣),熱騰騰的卡片就給你了!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所有正本的紙本證明文件都會被收走,因此千萬別只帶副本去審查喔!整體包含搞不清楚狀況的時間,約是五十分鐘,若是一開始由有經驗的人來弄的話,也許三十分鐘就好了,但建議大家,預留一個小時以上比較保險。

        拿到這張卡後,下回進入成田(一、二航廈限定)、羽田、中部(名古屋)、關西,這四個機場前,預先在TTP網站上登錄入境資訊(沒登錄還是沒用),如果你只有隨身行李的話,別人慢慢排隊,你的車尾燈別人就追不上啦!

        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張卡片效期只有三年。三年後,如果你覺得好用的話,同樣的流程請再跑一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