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誌推薦閱讀文章

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雜談] 《血源詛咒》與遊戲雜感

《血源詛咒》滿滿的歌德風啊!
任天堂經典動作遊戲《魂斗羅》
        今年3月份PS Plus釋出《血源詛咒》作為當月免費遊戲之一,老早就耳聞這款遊戲的經典,但手邊還有趁超級特價時購入的《刺客教條》相關系列還沒有開打,因此沒有入手這款遊戲的打算。不過在去年2017年的時候,讓我投入最多時間的便是《仁王》這款遊戲了。還記得當初《仁王》釋出beta版本的時候,玩了半小時卻連第二個神社都走不到的我,信誓旦旦曾經說過,絕對不會買這款遊戲,但隨著適應遊戲的節奏,大致可以摸到遊戲的走向時,卻也玩出的醍醐味。就在死了快三十次的時候,第一次打倒了怨靈鬼(那時居然還不懂得升級),振臂歡呼的一剎那,我就被這遊戲給洗腦了——之後發售沒多久,趁玩不慣的玩家釋出二手片,入手了第一款我的「魂系列(Soul-like game)」遊戲。

        事實上,早在任天堂或超任時期就有這種即死型遊戲,裡面的角色被摸一下就死(超級馬利也是這種類型),或者有血條的存在,卻也很容易掛點的遊戲,例如經典《魂斗羅》系列、《惡魔城》系列,或者《洛克人》系列,當然不太相似,可是這些遊戲也是需要技巧去克服關卡,才會感覺到遊戲的「爽度」。想當年國小四、五年級時,我和我弟最先接觸到的是紅白機的《超級魂斗羅》這款遊戲,一開始玩這片根本一直死,玩沒多久就沒興趣玩了,直到從同學口中聽到傳說中的科拿米密碼後,可以一次就有三十條命,我和老弟才一路突破到後面關卡,當然也是一直死,但因為有很多命,所以可以見到後面的魔王就很興奮。只是接關次數只有三次的狀況底下,還沒有看到最後魔王就死光了,但因為反覆遊玩的關係,從三十命只能打到第三關,練到一命就可突破第三關,還記得第一次和我弟幹掉最後一關魔王那種全破的感覺,至今還非常鮮明——甚至到後來,我和我弟合作時,兩個人完全零失誤就可以全破,自己一個有時候也可以做到,這種零失誤的成就感非常巨大!
記得第一輪遇到聖職員野獸這隻王,一個人打得超級絕望,搖鈴之後靠網友才過關。直到第二輪才單刷過
遊戲第一難點——雅南營火晚會
        由於有了《仁王》的經驗,因此玩這遊戲前就知道遊戲調性,可是一進入遊戲後:「靠!沒有武器是怎麼打啦!」玩家一開始只能空手,在黑漆嘛烏的診所裡面壓力根本超大,先適(ㄌㄨㄢˋ)應(ㄢˋ)按鍵配置,接著走下樓梯就是一頭狼人,想說得要空手巴死這隻狼應該可以吧——然後我就死掉了——這樣怎麼打這遊戲啦。接著從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醒來,地上的訊息看一看,居然可以撿到左右手的武器,這下這頭狼可就該死了。然後依據過往的經驗順利挺進到營火晚會,大量敵人聚集在同一個地方,這種場面有違一對一遊戲的邏輯,所以我以為衝過去應該可以進帥氣的過場動畫吧——然後我就被圍毆死。有了這樣的經驗以後,就四處找突破點,不過在開啟雅南中部與診所之間的捷徑時,有一隻刀斧阿肥是4級的程度很難打敗的敵人,那裡也捉摸了很久。
這關大概很多人都會卡,魔王雖不難打,但關卡卻機車到不行!
雅南中部
        在玩《仁王》的時候,關卡是漸進的,一開始給你的關卡路線,除非你無腦硬衝,否則遇到被圍毆的狀況很少見,所以玩過beta的幾個版本後,我單刷就可以一路挺進到中國篇的海坊主,因為節奏就是「探索地圖—小心對付個體敵人—觀察魔王出手模式」,直到海坊主關卡,關卡本身就很機車,怪是不難打,但就是會莫名摔死(這些遊戲的主角都莫名其妙不能跳?!)。如果你已經把火臺全部點燃,沒有小怪煩你的狀況下,其實魔王海坊主並不難打,但一樣也會莫名的摔死,所以卡在這裡卡了超久。然而這關過後幾乎就一路過關斬將,除了一些魔王重打了幾次以外,第一輪大概沒有太多的難點。

        但是第一次玩宮崎英高的遊戲,不曉得這傢伙的想法根本就不是一般人,因此在營火晚會一開始無腦衝的狀況下,死了超多次,難怪有四成以上的人在這裡可能就放棄了。但嘗試多次以後,突破過一次營火晚會,雅南中部就成為初期刷血瓶的天堂了呀!然而過了這裡,還有下水道、大橋等地,加以中世紀建築與歌德風的美術設計,讓我就算一開始一直死,還是不斷地探索——一直到令人絕望的魔王出現。
我即使到了第二輪,不熟悉魔王的狀況下,照樣打得很辛苦。本篇遇到這傢伙是用卑鄙外鄉人的卡門殺
該隱城內部
        與《仁王》打魔王的經驗不同,仁王再怎麼樣,只要會防禦的話,基本上慢慢磨還是可以過關,但《血源詛咒》根本沒有防禦系統(木盾絕對不算)!你只能透過閃躲或走位來避免傷害,這對只有《仁王》經驗的我,在初期非常難適應,光聖職者野獸前面的兩隻狼人(後來開啟捷徑後才可以避開),我就打得超辛苦,更別說魔王除了大隻以外,還會有不同階段的攻擊方式改變。所以前期可以搖鈴的狀況下,我都盡量搖鈴解決,因為是第一輪,所以趕來幫忙的獵人們都是等級高強的狀態下,魔王基本上都被玩家們幫我虐殺。一直到後期血月之後,到了禁忌邊境,或者該隱城地區,因為搖鈴也找不到玩家協助的狀況下,我才試著單刷魔王。記得靠自己打倒烈士洛格力斯的時候,那種過關的興奮感與奮戰後的脫力感,是非常強烈的!
第一次單刷魔王——烈士洛格力斯!
《仁王》DLC第一彈——東北之龍宣傳圖
        雖然這遊戲的第一輪已經過關,三個結局也用S/L大法搞定(傑爾曼還是得單刷硬打),但第二輪開始的我才慢慢享受到雅南自助行的愉快,所有關卡或者金盃迷宮,目前才在慢慢推進享受遊戲的過程當中,目標是白金拿到手。

        這遊戲的享受目前已經遠遠超越《仁王》給我的遊戲體驗了。因為《仁王》本身出DLC前,打倒信長就算一個很棒的結局,我還特別為此寫了一篇關於日本戰國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的札記,可是從DLC推出以後,雖然有新怪與新魔王,甚至是可以利用的歷史劇情(大阪夏之陣、冬之陣),但整體設計卻只是為了刁難玩家,因此從此被玩家們揶揄為「農王」,因為如果你不升級,根本無法對付擁有地圖炮般武器的魔王,而且不同難度的小兵還會上更強大的複數buff,甚至在一般雜兵的位置上,改放等級是中魔王而且上buff的怪,因此「仁王之道」我個人打起來得作業感非常重,所以拿到全獎盃以後,就很少碰了,頂多偶而想到當一下稀人幫忙新手打怪而已。
手殘大叔打王都是99流!
        至於《血源詛咒》給我的感覺則是可以用技巧推進流程的,雖然會遇到困難,但因為地圖本身全部相連,所以只要打倒了魔王,關卡都可以透過跑酷來衝,因此LV4直接打各種王是可能的,可是我沒這麼自虐,有時候王打不過,稍微練一下等級再看王的攻擊模式,不斷重試之下,單靠物理攻擊就可以過關,當然還有可以玩玩反應速度與觀察力的槍反技巧。例如第二輪打的渴血怪獸,光這隻怪我就打了好久打不過,可是一但打過了,再次在金盃裡遇見他,卻可以在幾次的嘗試內輕易的把它給宰了,除了在遊戲中主角的等級提升以外,玩家在遊戲技巧上也實際的提升了。所以整個遊戲的魅力就是在各種遊玩技巧的挖掘上,非常有趣!

        此外,武器升級與否其實也還好,當然有升級的確比較強是真的,但這也不是一定需要的流程,而且也沒有不同武器就不同等級的差異;防具更是如此,就那幾套服裝可以換,我個人是把這個當成換衣娃娃的系統,換爽的就好。所以這種比較單純的武防系統,不用刻意去農等級的,我還蠻喜歡的,加上武器本身也可以有變形,所以玩法也很有趣。
單刷的第二回遇見他,基本上已經不像第一次單刷的苦手了
浙江文藝的《克蘇魯神話》兩冊
        此外,透過各種文本與網路上資料的挖掘,讓我也首次觸及到「克蘇魯神話」,沒想到克蘇魯神話早就已經進入到我們所熟悉的電影或電玩世界甚深,只是學淺如我看到這樣的資料時,非常有興趣,因此就買了書籍閱讀,只可惜只有簡體中文版本的《克蘇魯神話》可以買,並沒有台灣正式授權版本可購,否則比起中國的翻譯,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台灣的翻譯形式的。

        但遊戲的故事卻非常隱晦,除非你仔細解讀每樣道具的說明,否則依據主線的過程,玩家很難去抓到整體故事的發展,更別說《血源詛咒》透過文本解析後龐大的世界觀。這一點上,FROM SOFTWARE的魂系列,乃至於擺明就是致敬魂系列,由Ska Studios開發的《鹽與聖所》都有同樣的毛病——故事是破碎而令人在主線流程中難以掌握。在這點上,基於歷史的《仁王》就好得很多,至少打完這個遊戲,我會知道這個外鄉人究竟是在幹嘛。
《鹽與聖所》,被稱為2D版的黑暗靈魂
        也許讓故事的部分隱晦,是使整體遊戲流程快速的取捨吧,因為這樣做,整個動作遊戲的串連度非常強,也不會讓地圖過於破碎,你願意研究的,就慢慢去找隱藏在遊戲中的故事;你懶得研究的,從頭打到尾也沒讓你失望。這大概就是製作人對遊戲本質的詮釋,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惡靈古堡7,第一人稱的玩法是這個系列的突破
        PS2時代開始,台灣的盜版盛行,自己也曾省錢而向盜版妥協。但在那其中的確也玩遍了許多有趣的次世代遊戲。但大學畢業後,升上研究所,各方面的雜物接踵而來,自己停頓了幾乎十年以上沒有碰遊戲。直到工作穩定後,買了台PS4原本要當藍光播放機的。但再次接觸各種動作遊戲,如《秘境探險》系列,《惡靈古堡》系列,一直到超高水準的3A大作《潛龍諜影V》,才又開始重拾對於遊戲的熱情。

        此時我已是大叔的年紀,對於RPG或者ARPG是敬謝不敏的,《巫師3》名氣頗盛,所以我也買回來玩過,但是就是無法適應,所以一下就轉手了,不過像是黑血仁這些有點輕度RPG,但重度動作過關遊戲,我就很喜歡——所以PS Plus打的如意算盤,我果然先買入了《黑暗靈魂3》年度版了,也單刷《鹽與聖所》到70%左右的進度,也許今年就會在這種即死遊戲中度過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